行业信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信息

热门景点
发布时间:2017-09-15 发布人:本站编辑

 

 

5A级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(吹笛景区),总面积713公顷,位于武汉武昌城区东缘,南界珞瑜东路,北濒东湖,东止九峰港,西临喻家湖,筹建于1993年,1995年建成对外开放,年均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,拥有武汉最大的城中森林,滨临烟波浩渺的东湖,建有武汉市唯一的自助烧烤区和灵猴放养区,也是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所在,素有“武汉后花园”之称,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市之首。

 

景区风光秀丽幽雅,山林湖泊自然分布,田园村庄散落其中,森林湿地景观丰富。山林总面积4700亩,森林覆盖率80%,绿化覆盖率

交通指南:18/25/327/340/513/518/536/702/703到珞瑜路森林公园站

 

 

汉阳归元禅寺是我国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寺庙之一,是湖北境内之首刹,也是武汉地区著名的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与武昌的宝通寺、莲溪寺和汉口的古德寺合称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。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,现为湖北省佛教协会和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。

归元禅寺于清朝顺治15年(公元1658年)由白光、主峰二位法师在明代汉阳诗人王章甫葵园旧址上建造,至今有四百年历史。所取“归元”之名,缘自佛经《楞严经》中“归元性无二,方便有多门”之说,即归真、归本、出生灭界,还归于真寂本元之意。

归元寺创建以来,迭经战乱,屡废屡兴。现存建筑,系清同治三年,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及民国初年陆续所建。1973年至今,归元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,大雄宝殿、藏经阁、五百罗汉堂、大士阁、钟鼓楼、翠微亭等建筑翻修一新。

归元禅寺现占地4.67公顷,有殿舍200余间,建筑紧凑合理。寺院坐西朝东,寺内分前、后两区。前区(老区)由北院、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,分别拥有藏经阁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。后区(新区)为近年新建,有财宝天王殿、露天双面观音、圆通阁、斋堂、戒堂、大觉宾舍、三塔院和云集斋等。

交通指南:乘坐401、24、45、707路公交到归元寺下车

 

 

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(公元223年),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,孙权为实现“以武治国而昌”,筑城为守,建楼以瞭望。至唐朝,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,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,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,使黄鹤楼慢慢演变为官商行旅“游必于是,宴必于是”的景观楼。唐代诗人崔颢一首《黄鹤楼》已成为千古绝唱,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。自古就与湖南岳阳楼,江西滕王阁并称为“江南三大名楼”,并享有“天下绝景”的盛誉。

因兵火频繁,一千多年来黄鹤楼屡废屡建。最后一座“清楼”建于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,毁于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,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。

1981年10月,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,1985年6月落成,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,但更高大雄伟。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,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。飞檐5层,攒尖楼顶,金色琉璃瓦屋面,通高51.4米,底层边宽30米,顶层边宽18米,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、楹联、文物等。楼外铸铜黄鹤造型、胜像宝塔、牌坊、轩廊、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,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。

景区体现了黄鹤楼传说文化、三国文化、诗词文化、建筑文化、道教文化、首义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,将长江、蛇山与黄鹤楼文化相结合,形成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融一体的景区格局。登楼远眺,“极目楚天舒”,不尽长江滚滚来,三镇风光尽收眼底。

交通指南:乘坐4、10、61、64、108、401、402、11、514、539、542、554、566路公交车到黄鹤楼下车

 

 

东湖因位于武昌城之东而得名。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,被公认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。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生前曾44次到过东湖,东湖是除中南海外他生前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。

东湖磨山景区是中国最大的楚文化游览区、中国梅花、荷花研究中心所在地、世界三大赏樱胜地之一、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。磨山景区是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。她居东湖中心,三面环水,逶迤六峰,总面积6.28平方公里。春樱、夏荷、秋桂、冬梅、四季花开不断,除了四季名花之处,春季还可赏杜鹃满山,夏天可赏百余种水生花卉。这里是一座文化深厚、名花飘香的绿色宝库。

磨山景区是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核心景区,分为山北楚文化游览区和山南特色花卉园林区,青山秀水,荆风楚韵,四季花城为其主要特色,楚文化游览区有楚城,楚市,凤标,楚才园,哲人园,离骚碑,楚天台,祝融观星,刘备郊天坛,武圣庙等。

交通指南:乘坐401、402、413、643、515到磨山风景区站下车

 

晴川阁位于汉阳龟山东麓的禹功矶上,与黄鹤楼隔江相望,是一座集仿古建筑与园林风景于一体的名胜古迹。禹稷行宫、晴川阁、铁门关三大主体建筑和楚波亭、朝宗亭、禹碑亭、荆楚雄风碑、诗词碑廊等附属建筑,组成武汉唯一一座临江而立的仿古建筑群。

1983年12月,晴川阁古建筑的复原修建工程拉开序幕,按照“依其旧制,恢复原貌,以小取胜,以巧取胜”兴建,于1986年10月正式开放。整个景区占地10900平方米,传统文化韵味浓郁的古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,使她成为武汉独特的城市文化名片。

2010年8月,武汉市晴川阁管理处加挂“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”,成为全国首家研究大禹文化的博物馆。2013年禹稷行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目前,武汉大禹文化博物馆设有《九州禹踪》、《水与城——武汉治水史迹展》、《晴川史画》等基本陈列。同时,每年还不定期地举办或引进多个临时展览,展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成就。以匠心独运的展览手法和丰富多彩的展陈形式,多角度地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交通指南:乘坐531、108、553、559、30、45、648、248、535、401、413、电1在滨江大道晴川阁站下车

 

 

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,2007年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。是全国八家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,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,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、研究和展示机构。

湖北省博物馆有各类文物、标本20万余件(套),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件(套),位居全国省级博物馆前列。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,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,既有浓郁、鲜明的地方色彩,又具有时代特征,基本反映着湖北地区古代文化的面貌。馆内有四件镇馆之宝:世界上最庞大的青铜乐器曾侯乙编钟、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翘楚之作越王勾践剑、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的郧县人头骨化石和元代的青花四爱图梅瓶。这四件镇馆之宝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有着极高的历史、文化和科学价值,并具有世界意义。

馆区内的综合陈列馆、楚文化馆、编钟馆等高台基、宽屋檐、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, 构成一个硕大无比的“品”字。馆区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、“一台一殿”、“多台成组”、“多组成群”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。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,屋面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。室外环境按景观式、园林式的特点进行布局,营造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配套的历史文化氛围。

交通指南:乘14、108、402、411、552、605、712、777路和轨道交通4号线到省博物馆下车

 

 

听涛景区,是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,位于东湖最大的湖泊郭郑湖的西北岸,由内堤路连接的多个半岛组成,湖滨平坦的草地与广阔的湖面相连,置身其间,令人感到视野开阔,心胸坦荡,巡视一湖碧水,平滑如镜,游鱼成群,水鸟争飞。听涛景区的前身是民族资本家周苍柏先生的私家花园——“海光农圃”,是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的第一个开放景区,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,建有纪念屈原为主体的屈子文化游览景点,如行吟阁、屈原纪念馆、橘颂亭、沧浪亭;还有先月亭、寓言雕塑园、可竹轩、濒湖画廊、碧潭观鱼、落霞水榭、鲁迅广场等特色景点;还有纪念太平天国英烈的九女墩和为蒋介石40寿辰建立的湖光阁等历史陈迹。

交通指南:乘坐14路、36路、401路、402路、411路、413路、515路、605路、701路、712路、578路、573路、537路、电1专线、8路电车到听涛景区下车

 

 

辛亥革命博物馆,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,于2009年8月动工兴建,2011年9月落成,2011年10月15日正式免费对社会开放。

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,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,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(红楼)、孙中山铜像、黄兴拜将台纪念碑、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。

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外形设计独特,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特色,高台大屋顶的架构,彰显中国建筑“双坡屋顶”和飞檐翘角的特质;几何形外观和“楚国红”色调,寓意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,俯瞰呈V字造型,寓意胜利和武汉的腾飞。

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㎡,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,设有1个序厅、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,集陈列展示、文物收藏、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,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、陈列科技含量最高、复原场景最多、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。

辛亥革命博物馆基本陈列《共和之基——辛亥革命历史陈列》分为晚清中国、革命原起、武昌首义、创建共和、辛亥百年五个部分,展示了辛亥革命历史文物428件(套),历史照片694张,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复原场景27处,艺术品12件,多媒体20处。

交通指南:乘坐1、电4、10、61、64(外)、108、401、402、411、413、507、519、522、541、542、554、561、584、590、596、607、608、609、703、706、710、715、728、804、806、901等公交车至阅马场站

扫一扫
关注官方微信